花了几十万却看到“过时”图像,CBCT射源究竟多重要?
发布日期:2021-12-13 浏览次数:2381
任何一台CBCT设备,其核心部件都绕不开两个重要的零部件:射源(球管)、平板探测器。
随着国内口腔影像设备的发展,CBCT愈来愈成为口腔门诊重要的影像设备工具之一。这一期,我们聊聊射源质量的高低是如何影响CBCT的成像质量。
CBCT的成像原理
X线发生器以较低的射线量围绕投照体做环形DR(数字式投照)。然后将围绕投照体多次(180次-360次,依产品不同而异)数字投照后“交集”中所获得的数据在计算机中“重组”后进而获得三维图像。
进口球管整体性能仍然显著
这当中X射线的发生器则显得更为重要。
作为高值消耗品,球管性能直接影响CBCT设备的检查效果及使用寿命,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像到整台CBCT的输出图像质量。
X 射线管和 X 射线管组件
目前纵观整个市场,为满足连续曝光、采集高品质影像的要求,多使用小焦点、高热容量、高转速、高散热率的X线管,此类球管一般主要集中在国外品牌。
虽然伴随着国内技术的发展,球管的制造水平不断上升,但与国外品牌的工艺及可靠性仍存差距,在国内中高端产品,大部分仍以诸如东芝进口品牌球管为主。
正因为射源对CBCT设备的重要性,众多中高端品牌对射源的要求极为重视。
以登特菲口腔CBCT为例
登特菲口腔CBCT的射源球管采用全球领先的日本东芝品牌D-054SB高端球管。其产品特点如下:
超长的使用时长,连续拍片20+,间歇时间短、成像稳定,衰减慢、影像细腻,成像清晰等,可以满足公立和中高端民营口腔科室或者诊所对CBCT高质量影像的需求。
混合脉冲带来更低辐射
口腔CBCT采用的扫描方式也各不相同:
1、采用脉冲式扫描,即X线球管实际曝光时间,远远小于扫描时间
2、采用连续拍照,即X线球管实际曝光时间,约等于扫描时间。
这里需要注意两个对比:脉冲式和连续拍照、曝光时间和扫描时间。
简单来说,在相同的时间里,连续拍照比脉冲式扫描获取的原始图像要多得多。一般而言,脉冲式优于后者,但后者冷却系统十分完善,适用于使用频率较大的诊所。
登特菲口腔CBCT采用东芝混合脉冲的曝光方式,更好的兼顾低辐射和图像性能要求。
登特菲口腔CBCT高清影像图
另外球管旋转阳极与固定阳极,价格差异明显。
球管焦点目前主流口腔CBCT在0.3mm-0.7mm之间,越小清晰度越高,旋转度数也影响清晰度。而我们所说到的曝光时间是指X线放射的时间,曝光时间不等于拍片时间,拍片时间指的是扫描时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同一个品牌会存在高中低不同系列的产品型号,表现出来的性能也会有所不同。
如登特菲所采用的东芝D-054SB球管是当前东芝应用在牙科影像领域最高端的一款应用型号。其无论在使用寿命、衰减速度、成像质量、稳定性及可靠性上均远高于其他